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开放空间优先

新闻时间:2017-02-21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公路设计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惟一具有自然生活物质和再生机制的空间实体,城市开放空间具有缓解城市环境恶化的作用,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目标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西斯曼等在犹他爵士州的土地利用研究中,针对开放空间规划首先提出了“不应建设地段”的概念,其后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西蒙兹的《大地景观》和查宾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在城市与景观环境规划界有重要影响的著述都十分重视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无论规划思想坏县宴贱都更加注重开放空间建设,并且形成了“开放空间优先”的规划思想。
 
    “优先”是指在诸多规划要素中,将城市开放空间作为首先考虑的规划要素。为了实现“开放空间优先”的理念,需要更加强调整体诸多要素的功能关系,把优先规划形态和后续形态统一设计,以开放空间优先作为城市设计前瞻性、预见性和理想化的目标之一。由于所涉及的自然要素或土地类型很多,开放空间在城市景观以及生态与环境作用上有所差别。因此,在城市用地紧张而需要取舍的情况下,就应该优先考虑保留或恢复那些自然价值高或特殊的开放空间类型,比如城市生态环境意义大,服务功能强,景观视觉、文化或美学特征突出的开放空间。此外,“开放空间优先”还要重视区位优先(Location  Priority)和格局优先(Pattern Priority)。
 
    为了实现“开放空间优先”的理念,应该舍弃一些所谓的经济利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步加快,在政策、法规等还未健全的背景下,一些开发商、企业往往会对城市中需要加以保护并开发建设的自然地块进行大肆破坏,如挖山、填湖等极大地损害了城市的开放空间资源。2012年的武汉沙湖填湖事件应该引起城市部门和设计者的充分重视,类似的现象在我国还存在很多。
 
    作为人与自然交流沟通的桥梁,城市开放空间紧邻居民生活区,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最大。通常,城市开放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模式。
 
    浮岛式以英国哈罗新城等为典型实例,用绿色开放空间在新城的街区之间、街区内各邻里之间以及各住宅组群之间加以分隔,通过城郊绿野连续不断地渗人街区内部,形成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从而获得最大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这种模式要求以不小于100m的绿化带将街区分隔为若干面积不大于250hmz的区域,有利于形成畅通的风道,将郊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城区,从景观和生态角度来看最为有利,其缺点是占用的土地较多。
 
    散点式受到苏联游憩绿地分级均布的影响,是在用地紧张情况下的一种绿色开放空间分布模式。它要求街区以交通干道为界,各级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色嵌块分布于各自相应规模的用地中心,并用绿道将各嵌块联系起来,基本呈现出向心模式。这种多点分散布局的模式有利于形成“网状组构”,比单独的大型开放空间具有更好的生物气候调节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布局模式。
 
    鱼骨式以勒·柯布西耶规划设计的印度昌迪加尔城最为典型。该城市具有复杂的气候,冬天凉爽,夏日干旱炎热,并夹杂着带有季风的炎热潮湿的天气。开放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带状公共绿地贯穿街区,并相互联系成纵贯城区的绿带,可确保建筑组群与公共绿地充分接触,并能保持较高的建筑密度。该模式的绿带方向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并使线性开放空间系统穿越每一个超大街区的中心,有利于通风,并相对容易形成明确的整体环境意象。
 
    廊道式是鱼骨式的变体,要求结合地形(山形、水系)和城市道路,组织好线形“绿帶”与“蓝带”系统。因地制宜,建构城市视觉走廊、通风走廊和排污走廊。近年来,杭州规划设置了18条贯穿主城的生态廊道,南京也将7条绿色走廊楔入城区。国内其他的一些大型城市设计和社区规划也开始采用此类模式。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