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滨水城市的社会环境特征
1.人文历史环境
城市的人文历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现存的文物古迹中,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城市滨水区保留的文物古迹(古炮台、古代水城门)、场所(渔村、渔港)、文化遗址(城堡废墟)、历史性建筑物(海关、教堂、银行、古坊)和构筑物(灯塔、古桥、码头栏杆、河道驳岸)、邻水街区、地段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整个水上古城镇(威尼斯、周庄、南京)在沧桑的印迹中饱含着更有价值的文化感和美感。
2.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环境
人类的生活领域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寻求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的平衡,获取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是人类的理想生存状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简单、单一朝着复杂,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滨水区设计必须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使之在满足人们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能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即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多丰富多样的城市空间环境,满足人们多样性生活的需求。
城市滨水区拥有形态丰富的场地和水文条件,为各种特性的活动提供多种环境条件。在同一水域环境里,既包括有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又有以个人、家庭为核心的自发活动,几乎所有不同的活动都能在滨水区城市空间中找到适当的场地。这使不同年龄、性格、背景和教育程度的人走到一起,体现出滨水区开放空间的环境价值。
3.城市滨水区环境的二重性
城市滨水区作为户外活动的场所,既有别于纯粹的人工场所,又有别于荒洪蛮野的纯粹自然场所,它是被驯化的自然环境,又是保有自然造化的人工环境。滨水区的魅力就在于具有这种“人工—天然”的两重性。
城市滨水区的城市性与自然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二者相互冲突而又相互依存,过度城市化会使自然属性遭到破坏,而丧失地理资源优势;片面的自然保护又会使城市功能与水岸环境相互剥离,使水岸环境丧失活力,可见两重性向任何方向倾斜,都会降低滨水区户外活动的环境质量。
这个两重性是丹麦心理学家D.琼治所说的“边界效应”,即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汇处。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两方面的感受:既能感受人工设施的便利,又能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既能体察人工环境的精巧亲切,又能感到大自然的雄浑广博。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