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分享】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细节
医院污水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铁城际小编主要以某床位规模为800张,建筑面积为72000平方米的县级医院污水管网设计处理站设计为例,从分部设计过程到设计完成的总结使用,全流程分析讲述了其污水处理站的设计细节,以供参考。
案例分析
根据当地环保局环评批复院区必须实现“污污分流、雨污分流”,传染病房废水、口腔科废水、食堂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后经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淇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外排;院内规范建设400 m³事故水池,防止事故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1医院污水收集及预处理
项目中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管道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相一致。院区医疗污水及生活污水经排水管网汇集,经过院区内分散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以及传染病房排水专用的化粪池和预消毒池)预处理后,统一排放至院区东南角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后经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淇县污水处理厂。
2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指标(平均值):BOD5=127 mg/L、CODcr=274 mg/L、SS=175 mg/L、NH3-N=28 mg/L,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BOD5<20 mg/L、CODcr<60 mg/L、SS<20 mg/L、NH3-N<15 mg/L。根据当地环保局环评批复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污泥浓缩+压滤脱水,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各处理单元说明
➤①格栅井
设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间隙为30 mm,细格栅间隙为10 mm。拦截大颗粒的悬浮物质和切碎凝聚的软体物质(纸屑、破布或食物残渣等),对水泵和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放置时使栅条与水流方向水平线呈60°角倾斜,以利于清除被阻留的残渣,为防止管道沉淤和阻留物被冲散,设计时应使格栅前后的污水流速保持在0.6 m/s至1.0 m/s之间,格栅阻留下的物质因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清除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②调节池
医院排水的性质决定了污水处理站来水水量水质具有不均匀性,故设置调节池以均化污水的水质水量,降低冲击负荷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影响。同时设置事故超越管至事故池。调节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可防止悬浮颗粒沉淀,并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
➤③缺氧-好氧池
缺氧好氧池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环节,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 mg/L,O段DO=2 mg/L~4 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④絮凝沉淀池
通过在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PAM),并在絮凝池中垂直水流方向设置网格反应器,通过网格的空隙时水流收缩,过网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使絮凝剂与污水中悬浮物充分混合,增加细小悬浮物絮凝沉淀作用。
为减小占地面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在一起,污泥沉积在泥斗中,设回流污泥泵将沉淀在污泥斗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并通过污泥泵定期将剩余污泥经污泥管排入污泥池中。沉淀池出水进入集水池,经提升泵进入高效过滤器。絮凝沉淀池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减少悬浮物对消毒剂的干扰,节省消毒剂的用量。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