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园林工程优劣看这几点
园林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载体,优质园林工程应是上述三种效益的有机集成。打造一项优质园林工程应紧紧抓住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和后期维护等要素,多层面、全方位努力,方可实现优质工程这一目标。
规划设计是前提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优劣取决于两个层面:首先是行政领导层,其次是技术人员层。二者中行政领导层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人员虽然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但往往其理由和坚持在领导的旨意下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在过多的行政干预下,一味追求“大”、“新”、“洋”,园林这一公益工程被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城市的名片”、“民心工程”等实质则是政绩工程的代名词。行政领导注重实际、尊重科学、敬畏民意是设计人员做好园林规划的先决条件。
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一是调查当地的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借鉴自然植被组合模式,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树种;
二是调查园林营造地的现状,既为合理营造地形,也为保留原地有价值的景观元素提供依据;
三是满足功能需要,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预建工程进行功能定位,围绕满足主要功能兼顾次要功能的原则下进行规划设计;
四是调查挖掘当地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找准历史与当代的契合点,为园林延续历史文脉提供素材,让园林更富有“人情味”、“文化味”。
在设计过程中要确立三个观点,即节约观点、新旧融合观点和生态观点。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应从材质、维护管理、综合效益等方面考虑,在不影响园林功能和景观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节约效能。非节约型的表现是:室外装饰室内化、大树移植、高密度栽植、反季节栽植、“一步成园”等,这些做法必须杜绝。
新与旧的融合体现在工程的改造和现状造景元素利用等方面的做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取舍得当。古建筑修建应修旧如旧,体现历史风貌。
在生态建设上进行单体园林设计的同时要联系其属地的城市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河流、道路绿带等使之与其他绿地有机结合,形成有机联系的系统,在增强单体园林狭义生态效应的同时,也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的绿色通道,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态效益。
优选施工队伍是保证
选择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可以说园林工程就成功了一半,优秀的施工队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雄厚的资金保障、强大的技术力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辉煌的专业业绩、诚实的资信履历。
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做法:不执行招投标法,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为节省资金采用低价中标法等。作为建设单位应坚决避免这些行为。
为避免常见围标做法,应在法定的范围内抬高保证金额度,将那些恶意投标者拒之门外;为防止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个人或公司挂靠大公司,以“借鸡生蛋”的形式招揽工程,应对被授权委托人加大审查力度,通过网上社保信息确定被委托人是否为投标公司的员工,如果不是投标公司的员工基本属于挂靠者,应坚决予以杜绝。
把握施工环节是关键
施工过程中主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加强设计方与施工方的沟通。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施工是设计的深化,二者沟通协调不仅可以不断提高彼此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通过施工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要采购优质苗木等造园材料。新鲜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是成就优质景观的基础,弱苗、病苗、新鲜度差的苗木不仅不易成活,而且增加后期养护费用,严重影响景观质量。
三是要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二者缺一不可。技术骨干是园林工程质量、景观效果能否得到保证的基础。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和艺术素质,比如在微地形的处理、景石的堆叠等方面,同一张图、同一地点,不同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和艺术素质的人施工做出来的质量和艺术效果会有较大的反差,为此现场的技术人员要充分理解设计精神,在方案交底后根据现场情况和材料反复琢磨,怎样呈现艺术美?怎样现巧藏拙?
这些在景观园林设计图上很难表达清楚,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最佳的效果。技术人员指导工人科学文明施工,坚决杜绝“坑小去根,运苗去土”等野蛮施工的做法。
四是抓好施工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企业法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眼里有活。施工单位对内部要倡导协作精神,打造优质团队,互相补台不拆台。
经常召开协调会,注重倾听技术人员建议,解决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防止管理与技术脱节。现场做好人员、机械、材料的调配和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人员与机械的窝工。对外部要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伙伴关系,有了可靠的业务伙伴,在业务联系方面可省去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