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并购重组大潮汹涌,行业洗牌即将来临?
当前,各种并购重组事件、收购新闻不断冲击我们的神经,对于既传统又前沿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业者而言,亟待搞清楚目前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即将发生什么。
分析判断当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不能割裂和局部看待,我们需要在整个经济的大框架下分析。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市场并购重组的活跃度持续上升,核心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模式的改变、互联网洗牌传统产业等一系列挑战,天时(经济转型)、地利(技术进步)、人和(政策放松),加上产业并购基金等新中介的出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并购浪潮。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经济浪潮中细分领域的一个代表,未能独善其身,众多企业家惊呼“重组大潮已经袭来,洗牌即将来临”。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下如何理性看待工程设计企业的并购重组进行探讨。
总结笔者在勘察设计行业多年的咨询经验,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咨询企业,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项目管控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各项能力,同时也需要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业主需求的变化、企业的品牌形象是否得到业主的认可等动态因素。当然,作为智力型企业的业内单位必须同时要思考人才成长、企业内部组织模式等问题。这些思考企业成长的维度基本上还是围绕企业的市场、产品、生产供给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事实上,企业的成长还有一种路径——并购重组,通过资本运作手段,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战略落地。并购重组也成为了天强公司的主营业务,天强公司已经促成了数十起并购重组项目,成为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力量。
要看清当前纷繁复杂的重组现象,本质上要从产业重组、行业重组、国企改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
在产业集中的趋势面前,企业个体力量微不足道。在重组过程中,必须超越传统的思维理念,从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相关的产业很多,如钢铁、交通、能源、环保、建筑、化工等,每一个产业都会经历周期性的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都会引发产业链相关领域的重组。
以环保产业为例,环保产业的重组浪潮已经冲击到了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目前,中国有5.3万多家环保公司,但是没有一家千亿级的环保企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设想,到2020年,中国的环保业产值将超过2.8万亿元,50家环保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国内诸多环保公司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具备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工程设计企业。例如,2014年北控水务收购南京市政设计院;次年北控水务收购淮安水利设计院,中金环境收购洛阳水利设计院等。此类环保公司收购市政设计与水利设计企业的序幕已经被拉开,而且,未来环保企业将会携带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这两个领域的设计企业展开并购重组。
另外,全域旅游的兴起也推动产业重组的大潮。以“投资+建设+运营”三轮驱动为主的模式,成为很多涉足全域旅游企业的业务形式。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将从单一景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从旅游的前端概念策划、旅游规划、多规合一入手,是争取到好项目的最佳方式。在这一点上,规划设计企业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尤其是专注于旅游规划的专业类企业成为产业重组的热点。住宅产业化和绿色节能建筑对建筑技术的需求,其实本质上也是产业整合的升级和推动。部分工程设计企业已经不满足于提供单一的咨询服务而是向产业平台模式进行延伸,从投资、建设、运营的维度进行资源配置。例如,深圳建科院的战略就是立足于以绿色为核心特色的城市和建筑全过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创新发展绿色综合运营(DOT)模式,实现从设计咨询企业向综合运营的转变。通过兼并购的方式能够最快达成产业整合。
环保产业、旅游产业仅是整个产业整合下的一个缩影,但是在趋势性的产业重组背景下,作为轻资产的工程设计企业几乎毫无抵抗力。而实际上也无需抵抗,在显著的市场带动力下,被并入产业集团的设计企业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技术研发、人才成长、业务规模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行业横向整合也是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作为独立第三方为政府、企业提供独立建议和专业技术服务。在产业重组的推动力下,部分设计企业的定位和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虽然大多数企业依然将作为更加独立的第三方提供技术服务,但是随着市场格局的进一步变化,行业内的横向整合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大潮。
由于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所形成的条块划分,工程设计企业被按照不同行业、不同省市、甚至不同主管单位划分为不相关联的企业。在市场逐渐统一的背景下,被行政性划分的资源开始进行市场性的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目前,不以EPC总承包为主营业务的设计咨询企业,营业收入均不超过百亿元,独立设计类上市公司或民营公司也几乎没有收入超过50亿元的。相较于美国,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集中度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以苏交科为代表的工程设计上市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横向扩张,通过兼并购的方式,其业务范围、市场区域、服务深度都得到了超乎想象的迅速扩张。苏交科也从改制初期几千万元的营业收入规模,发展为目前市值超百亿元的设计咨询集团。“这种收购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限制条件是市场容量以及管理能力。
随着独立的设计咨询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未来行业内的重组将呈现加速度上升势头,重组或不重组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势不可挡
如果说产业重组和行业重组是经济发展的因素,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由政策因素推动,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下,资产相对较少、收益相对较高的工程设计企业被频频作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试点。社会资本也是趋之若鹜,毕竟这些试点企业都拥有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技术人才、资源渠道。如震动业内外的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混改,其引入新华联、比亚迪,合计持有中铁工程咨询集团10%的股权,员工持股20%;江西省国资委下属江西省招投标集团混改更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的高度认可,通过市场运作引入上市公司华建集团、民营企业大象集团。
在经济因素影响基础上,政策性的推动进一步加剧了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重组步伐。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已是一种结构变迁和系统再造运动,而不再是结构稳定和规则明确的经济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企业需要更快、更理性地抓住这段发展时机,用生态观、创新观、系统观视角来审视企业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维度追求稳定发展状态。也许,嫁接了产业资源的南京市政设计院、淮安水利设计院将实现弯道超车,引入了新股东的中铁咨询会迎来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
面对重组大势,企业是无法回避的。要知道当大象想跳舞的时候,蚂蚁就必须离开舞台。在政治、经济、产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迎来了一次大变革。动态调整、不确定、非常规将是调整期的常态。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无论是收购还是被收购都缺乏相应经验,重组浪潮袭来后都无所准备,对于如何选择并把握机会,如何有效推进重组,都比想象的复杂。确定正确的战略路径在重组大潮中无比关键,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方向性选择。其次才是策略层面的因素,如何准确估算企业价值,如何设计合理的交易条款,如何确保双方股东以及员工的利益,最终实现协同价值的最大化。在操作策略层面,决策效率显得无比重要,既然是浪潮袭来,必然是资本在风起云涌地推波助澜,机会稍纵即逝。最终变局中的优胜者必然是在并购重组中先于他人觉醒,快于他人决策,优于他人整合。
纵观美国的企业成长历史,绝大多数大型企业都是通过并购重组的手段发展起来的,如大家熟知的工程设计咨询企业巨头AECOM,其成长史就是一部并购重组史。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了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对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着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学习成长速度成为了工程设计企业的核心能力,甚至成为企业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行业内的企业不只是被动地等待产业整合,而是开始积极主动与资本接触,商讨被并购与重组的可能性。重组浪潮来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新事物的排斥,对未知的抗拒。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