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城市道路是如何分割的?为什么要设计成不同种形式?
下面小编给你讲一下我们生活的城市道路是如何分割的。为什么要那样设计呢?
在一些宽大的马路上,你常常可以看到路面上画着一条条分隔车流的白线或黄线。在交叉路口,除了可供行人横穿马路的“斑马线”,还在各条车道的路面中间,用粗大的白色箭头标示出车辆左、右转弯或直行的方向。这些道路标志,指挥着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车流各行其道,次序井然地通行。那么,道路交通一般是如何分割的呢?
在一些重要的干道上,宽阔的路面常被分成为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大部分。机动车道占据了路面中央主要部分,在车流量特别大的道路中间,往往由绿化带或栏杆将相反方向的车流分隔开来,这样既能提高对向行驶车辆的速度,又使对面行驶而来的车辆不会超越到本车道,以免造成车祸或堵塞。非机动车道设在机动车道的两侧,两者同样由隔离带分开,以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驶。非机动车道适合于自行车、三轮车及助动车等速度较慢的车辆行驶。非机动车道的两侧是人行道,人行道通常高出车道10~15厘米左右,防止车辆驶上人行道。
在一般的道路上,路面分隔常常简化为车行道和人行道两部分,位于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同样比较高。此外,一些较为狭窄的道路还被规定为单行车道,减少车辆因双向行驶时错车、掉头造成道路拥挤堵塞。
高速公路上,为保证行车速度和安全,不设非机动车道和行人步行道,但路面分隔同样不可少。通常,高速公路对车辆的速度有一定限制,而且将道路的中间部分规定为快车道或超车道,两侧为慢车道或正常行车道。对路面进行专用车道的分隔,大大强化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各行其道的结果还使车速普遍提高。
过去,到过北京的人都对北京的旧城道路网留下了深的印象:绝大多数道路都是南北向或东西向,相互交叉成无数个“井”字形,整个道路系统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就像围棋盘一样,因而被称为棋盘街。这种方格形式的道路系统,虽然很容易辨认和管理,但从一个街角到斜向的另一个街角,由于没有直达的捷径,因而只能沿着两条边走,路线比较长。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道路设置和北京相似,也是方方正正的棋盘街。但是,在白宫、火车站、国会大厦等一些重要的建筑设施之间,增加了一些直达而宽敞的交通干线,使车辆和行人能方便、迅速地来回。
近年来,北京的道路交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其外围每隔数千米建设一条环绕城区的快速干道,由内而外分别为一环到四环。每条环路都有多个出入口与通往市中心的交通干道相连,这大大减少了以往穿越中心城区的车辆数量,从城市一端到另一端,可以直接由外围的环路快速抵达,交通时间大为缩短。其实,这种围绕中心城区建立多圈环形路,并配以多条通往市中心的放射状道路的形式,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城市道路网规划模式,如英国首都伦敦等城市就是如此。
城市道路分类是城市道路分类是一项很复杂而且迄今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一般从下面四个方面区分:一、根据道路在城市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区分,视城市规模大小可分为四级或三级。大城市一般分为四级,即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区间路。小城市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或区间路)。中等城市可视规模按四级或三级考虑。街坊内部道路,作为街坊建筑的公共设施组成部分,不列入等级道路之内;二、根据道路对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区分,可分为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区分,可分为客运道路、货运道路及客货运道路等;四、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区分,从道路在规划布局所处区域环境划分,可分为中心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览区道路等;五、从道路本身服务特征及街面建筑布置情况划分,可分为商业性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教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等。
当然,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大不相同,因此道路网规划方式也随之各具特色。如上海市就在环绕中心城区的内环线的基础上,建立了贯穿市中心的南北高架路和东西向的延安路高架路。除此之外,在繁华的南京东路,节假日还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大大方便了市民和游人观光、购物。无独有偶的是,日本东京著名的商业大街—一银座,节假日也规定为步行街,3000米长的大街上,只见行人如潮,不见车辆来往…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