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一、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1.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与车辆交通的安全要求、景观的艺术性、道路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的要求、绿化与道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等因素,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明确定位,满足功能
保障安全,保护环境
适地适树,相伴相生
艺术构图,营造特色
远近结合,协调关系
2.道路绿化的概念
指经过科学、合理、艺术的设计,在各种不同性质、等级和类别道路的绿地上栽植植物,达到改善环境、辅助交通组织、美化环境景观、创造宜人活动空间的目的,发挥道路的综合功能的活动。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分类,道路绿地属附属绿地中的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和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
3.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史略
据史料记载,我国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周朝就在首都至洛阳的街道旁种植列树供来往行人在树荫下休息;公元前 200 年汉代长安城的道路两旁均植茂密行道树组成完整构图;水湿的建康 (今南京) 有“垂柳荫御沟 ” 的风景等。中国古代的道路在满足征战、防卫、 交往和通商的需要之外还有权势象征之意,如秦朝的“驰道”宽 82.95m,中间天子道路宽 7.29m, 体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德”的思想。
4.道路绿化的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遮荫、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交通辅助功能: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 、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景观组织功能: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观组织、遮蔽及临 时装饰美化。
文化隐喻功能: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以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5.道路绿化的用地组成
▲道路绿地名称示意图
6.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术语
道路红线: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以红色表示。它是街道或建筑范围的法 定界线。
道路总宽度:道路用地范围,它包括红线之间的宽度。
分车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绿化带。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园林景观路: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
分车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绿化带。
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称为分车绿带,也称为隔离绿带。在车行道上设立分车带的目的是将人流与车流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保证不同速度的车辆安全行驶。
分车带的宽度,依车行道的性质和街道总宽度而定,高速公路分车带的宽度可达5-20m,一般也要4-5m,但最低宽度也不能小于1.5m。
分车绿带的种植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敞式种植两种。另外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带应进行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尽可能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店和人流集散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
▲人行横道与分车道示意图
在分车绿带上种植0.6-1.5m高的灌木、绿离等常绿树能有效的阻挡夜间相向行驶车辆前照灯的眩光,大大提高了行车途中的安全系数,一般规定株距不大于冠幅的5倍。
安全视距: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安全视距计算公式为D=a+tu+b
公式中D----最小视距,m
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采用4m
t----驾驶员发现必须刹车的时间,一般采用1.5s
u----规定行车速度,m/s
b----刹车间距,m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园林景观路: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
交通岛:为利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混凝土或砖石围砌,高出路面10cm以上。
中心岛(转盘):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引导行车。交通法规中规定所有驶入转盘的车辆必须绕转盘做逆时针行驶。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m,而小型城镇的中心岛直径为20m。
导向岛:路口上分隔进出行车方向,一般常用于立交桥周围。安全岛在宽敞的街道中供行人避车的地方。
立体交通绿岛:立交桥下的绿化用地。
7.交通岛绿地规划设计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8.街道小游园规划设计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它主要指沿街的一些较为集中的绿化地段,常常被布置成“花园”的形式。它的面积大多在 l hm2以内,从几十m2到几千m2不等。
由于街头小游园不拘形式,只要街道旁有一定面积的空置地,均可开辟成街头休息绿地,因此,在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发展街头绿地是一个见缝插绿的好办法,常常可以用来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
9.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定义: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水体、植物、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作用:①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和户外休闲场所的需求;②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改善和重塑城市景观形象和空间品质,提高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③劳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
1)城市广场类型
①市政广场: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所。
▲上海人民广场
②宗教广场
--供信徒、游客集散、交流、休息的广场空间
--表现宗教文化氛围和宗教建筑美,通常有明显的轴线关系,景物是对称布局,广场上的小品以宗教相关的饰物为主。
▲大昭寺广场
③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主要用于纪念某些人物或某一事件的广场。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主题标志应位于构图中心。
▲天安门广场
④交通广场
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交通广场: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城市多条干道交叉处形成的交通广场。
⑤商业广场
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
⑥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此类广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行为场所,也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广场,包括诸如花园广场、文化广场、水边广场、运动广场、雕塑广场、游戏广场、居住区广场等类型
广场的主要空间由铺装场地、绿地、建筑、雕塑、小品等要素决定。也可结合地形采用台式、下沉式、半下沉式等特定的地形组成的广场空间。
▲a广场的空间处理 ▲b广场绿地的空间处理
广场绿地设计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交通疏导设施,绿地布置形式可采用封闭式布置,面积不大的广场也可采用半封闭形式,即周围用栏杆分割,种植草坪、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遮阴,对于休憩广场绿地可采用开敞式布置形式。
10.停车场绿化设计
停车场: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1)停车场的组成部分
①.出入口
②.行车通道
③停车位
④..绿化隔离带5.附属设施:休息室、管理室、修车场、加油站。
详解:
1.出入口位置
(1)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2)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3)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4)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2.出入口数量
停车泊位数越多,出入车辆就越多,出入口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1)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2)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3)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4)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5)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m。
(6)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3.出入口宽度
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用9-10m。
4.通道及转弯半径: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1)一侧通道一侧停车
(2)中间通道两侧停车
(3)两侧通道中间停车
(4)环形通道四周停车
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
5.通道坡度
(1)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2)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3)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6.车辆类型及车身基本尺寸:
▲垂直式停车场
▲斜列式停车场
▲平行式停车场
其次,(1)办公、科研、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和园林建筑的停车位应设无障碍设计。
(2)距离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3)停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位置,使乘轮椅者能直接进入人行道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场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
生态停车场的组成部分。
绿化隔离带
防止暴晒
保护车辆
净化空气、防尘、防噪音
环境因子结构图
二、城市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1)卫生防护
(2)组织交通,保障安全
(3)美化环境
(4)供市民游憩
(5)生产作用
(6)防灾及战备
1.城市道路的绿地率指标
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②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③红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④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 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 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大乔木:绒毛白蜡、国槐、银中杨、旱柳、梓树、臭椿、刺槐、元宝枫、蒙古栎、油松、沈阳桧等
3.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灌木:重瓣榆叶梅、东北连翘、红王子锦带、紫丁香、金叶榆、红瑞木、紫叶小檗、朝鲜黄杨、水蜡
4.地被植物的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至关重要,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5.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6.行道树绿带:指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
7.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协助组织人流集散,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三、城市道路绿地样式及绿化特点
1.城市道路类型
高速交通干道:为方便城市各大城区之间远距离高速交通服务。
主干道: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
次干道:城市内各区间或一般城镇的服务性干道,起分流交通作用。
支路:小区街彷内道路,直接连接工厂、住宅区、建筑。
2.各类道路绿化设计
铁路绿化、站台路段、穿越城区路段、城外路段
高速公路绿化:中央隔离带的绿化设计、边坡绿化设计、边沟绿化设计、立交围合地的绿化设计 、服务区的绿化设计
公路绿化:一般路段、标识引导路段、防护林路段、形象展示路段
城市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停车场绿化、交通岛绿化、道路绿化带绿化
3.交通绿地的主要类型
(1)按绿地的景观特征
密林式:布置在城市外环、宽度在50M以上。沿路两侧为浓茂树林 主要为乔木加灌木,常绿树种和地被植物。
自然式:沿街两面在一定宽度内布置不同植物组成的自然树丛 。
花园式:沿道路外侧设置一些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并存。
滨河式:临水道路绿地。
简易式:沿道路两侧种植一行乔/灌木。
(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形式
一板二带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4.道路绿化与市政设施的安全距离
5.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要求。
道路绿化应考虑街道上下附属设施的设置。
树种选种要适地适树
6.街道绿化设计
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绿带种植是以行道树为主,以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形成连结的绿带。
行道树种植方式
1)树带式 即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小于1.5m的种植带。
注:种植带在人行横道、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前要留出铺装通道。此种植方式一般适用于交通及人流不大的路段。
2)树池式 在交通量大,行人较多、人行道又窄的路段采用树池的方式
树池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其规格以1.5m×1.5m为宜;
亦可为长方形,以1.2m×2.0m为宜;
还可为圆形,直径以不小于1.5m为宜。
7.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人行道绿化带的形式及设计
(1)行道树的设计
1)行道树的选择标准:树形整齐,枝叶茂盛,冠大荫浓。树干通直,花、果、叶无异味,无毒无刺激。繁殖容易,生长迅速,发芽早、落叶迟且集中,移栽成活率高,耐修剪,养护容易,对有害气体抗性强,病虫害少,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2)定干高度:3.5M
3)定植株距:4-5-6-8M
4)种植形式:①树池式,②种植带式
(2)分车绿带设计
在现代化城市道路绿化中,分车带起分隔车流及缓解司机视觉疲劳的作用。
分车绿带的宽度没有硬性规定,因道路面异。一般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5m。
分车带种植方式:复层次栽植方式
分车带种植设计注意事项:
处理好分车绿带与人行横道的关系。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绿带必须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分段尽量与人行横道、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
当分车带与公汽停车站相结合时,在车站的长度范围内,应铺装铺砖不进行绿化。
(3)路侧绿带设计
路侧绿带是位于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内部设置游步。
道及园林建筑小品。
路侧绿带布设有两种情形:
是建筑线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邻建筑布设。在建筑物前以植物造景为主,起到美化装饰作用。
是建筑退后红线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布置。如:与街头小游园,建筑物前绿地相结合。
8.道路绿化设计的程序
(1)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基础资料包括设计任务书、现状地形图、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象、文物、古迹、构筑物、小品、地方民俗、传统文化等资料。
(2)方案设计
本阶段要确立主题、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方式和植物栽植技术方法与措施等问题。
(3)施工图设计
包括区位图、分段平面图、标准段平面图和断面图、种植设计图、放线图、竖向设计图、设计说明书。
...END...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