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太原府城地区城市设计出炉
促进府城的历史保护和结构优化,彰显府城文化特色,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环境风貌,我市对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北起北大街,南至迎泽大街的明清太原府城城墙所围合的历史城区提出具体设计策略与改造重点。6月15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太原府城地区历史保护和环境提升城市设计公示》,征求意见。
据了解,此次规划总用地约9.6平方公里。规划通过对人文、社区、用地、交通、绿地、景观六大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统构府城的支撑体系。
一是通过研究府城历史变迁,辅以多层级分析城墙水系、街巷格局、精神地标、民居院落,以及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分层次保护的体系。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从研判“社区活力空间”到优化“社区生活圈”,探究“社区福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建构的有效路径,为全国历史城区的社区营建提供可参鉴样本。
三是规划基于特色结构,叠合主要功能要素形成的“双核四轴,双环一网,四片八组团”结构。
“双核四轴”指帽儿巷商业核心,万达商业次核心;新建路和迎泽大街两条城市发展轴,府东府西街和解放路两条府城结构性轴线。
“双环一网”指由环绕宋城、晋王城区域(槐树)的林荫道所形成的结构性绿环;以重要的历史、社区、绿地系统特色路径为主,串联府城各个组团而形成的历史——社区——景观特色网络。
拱极门效果图
“四片八组团”指四个特色片区——城西滨水特色片区、东三道巷——拱极门特色片区、南华门特色片区和城南历史特色片区;八组团——一个商业组团、两个滨水居住组团和五个历史居住组团。
四是规划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一级巷、二级巷”的道路体系。以广场、公园、街头绿地、历史地段集中绿地、城西水系步行区等为主体,以历史街巷、文道、生活性街巷来填充和串联,构建步行慢行系统。
五是基于“优绿补绿,双管齐下”的原则,建构“一带、两环、三轴、多节点、多片区”的绿地空间结构。
一带:由城西水系及其周边绿化空间而组成的绿带。
两环:由环绕宋城、晋王府区域(槐树)的林荫道所形成的结构性绿环。
三轴:依托于宋城(槐树、榆树)、晋王府(杏花)、拱极门等历史轴线,通过林荫道路而形成的三条绿轴。
多节点:在宋城、晋王府城廓转折点布置绿化空间而形成的绿地节点。
多片区:依托于文瀛湖、督军府、文庙、五一广场等集中绿地而形成的绿片区。
府城将划分为五个风貌区,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与彰显、绿地风貌引导、环境风貌引导、街道风貌引导、滨水风貌”五大板块的导控框架。
还重点对府城八个空间景观节点进行了设计。
八个空间景观节点包括:唱经楼周边地段、永兴路历史社区、拱极门周边地段、钟鼓楼复建及周边地段、坝陵北街历史地段、工程队旧址周边地段、五一广场周边地段及文道设计、城西水系周边地段。
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整治策略。
唱经楼周边地段:唱经楼外侧密植树木,外侧环绕建筑通过立面改造进行统一,形成“柳巷——鼓楼街——唱经楼”的空间序列与氛围。
永兴路历史社区:基于生活圈,提出“居住+怡乐安康”的功能提升策略。
拱极门周边地段:以小北门街立面+沿城墙潜力地块为抓手,对拱极门及城墙周边地块进行激活设计。
钟楼街改造后西段整体风貌效果图
钟鼓楼复建及周边地段:复建鼓楼、钟楼,与唱经楼呼应,重现钟鼓楼地段的精神性地标,并标示府城历史;对钟楼街沿街建筑分类改造,恢复历史建筑原貌,协调普通商业建筑立面风格与整体风貌;以修缮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为抓手,优化街区内部结构和街巷体系,提升街区整体段环境。
坝陵北街历史地段:建筑按照保护等级、院落保存状况等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提出不同的功能策略和空间策略。
工程队旧址周边地段:以工程队旧址历史广场+面粉二厂周边居住小区设计为抓手,以铁轨沿线绿化为轴,串联组织各功能组团和开放空间。
《五一广场改造设计方案》效果图
五一广场周边地段整治及文道设计:激活“五一广场——首义门”的历史地标感知,并重新建构和定义首义门与拱极门所构成的明代太原府城的南北轴。
城西水系周边地段:提出“现状问题分析——设计决策工具箱——整合提升”三步策略,增加活动空间,丰富其水岸形式,增加绿地及活动设施,通过廊子、围墙、建筑立面等要素改造,活化消极空间、并向周边渗透。(记者 毕晶晶)
来源:太原晚报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