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规定
3.0.1 城市道路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等,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各级道路的设计速度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1 城市道路应以功能为主进行道路分级。本规范以城市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考虑对沿线区域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在城市路网中具有大交通量、过境及中长距离交通功能,为机动车快速交通服务的道路应选用快速路。快速路应采用中间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在城市道路网中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应选用主干路。主干路应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的形式,并控制交叉口间距;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在城市道路网中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集散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的区域性道路应选用次干路。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但应设置在交叉口功能区之外,且相邻出入口的间距不宜小于80m。
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应选用支路。支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但宜设置在交叉口功能区之外。
道路等级一般在规划阶段确定。当遇特殊情况需变更道路等级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当道路作为货运、防洪、消防、旅游等专用道路使用时,由于在道路的设计车辆、交通组成、功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需求,除应满足相应道路等级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专用道路及通行车辆的特殊要求。
设计速度是城市道路设计时确定几何线形的最基本条件。它是具有中等驾驶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车辆,能够安全、舒适行驶的最高速度,因此它与运行速度、运行安全有密切关系。
同一等级道路中,设计速度应根据功能定位、交通量,并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城市发展和沿线土地利用状况、工程投资等因素,经论证确定。
城市规模大、地形条件好、交通功能强的道路可取设计速度的高值;中心城区道路、商业街、文化街以及改建道路,由于沿线区域开发较为成熟,控制条件较多,受条件限制可取设计速度的低值。
3.0.2 路线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并应结合地形、地物,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气候、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进行调查,合理确定路线线位和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平面应顺适、纵断面应均衡、横断面应合理。
3.0.2 路线设计是设计方案的核心,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并应综合协调各种关联工程的关系,按照兼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妥善处理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布局,合理确定路线方案。
城市道路的路线走向首先应符合城市规划,包括沿线土地利用规划;在地形条件起伏、工程地质复杂的地区,应对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对可行的路线走向进行必要的比选,合理确定路线线位和主要平纵线形技术指标。
当采用不同的设计速度、技术指标或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征地拆迁、自然环境、文物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有明显差异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论证,对社会稳定风险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方便的设计方案。
道路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满足相应道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线形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地物、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线形技术指标,进行组合设计和优化设计。
道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进行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对路线线形设计进行工程评价与检验,而且可以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效果,便于公众直观理解意图和意见反馈。因此,必要时可以运用道路透视图或三维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
3.0.3 路线设计应贯彻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降低道路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影响,并应符合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
3.0.3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3.0.4 当道路采用分期修建时,应在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和制定分期实施方案,并应协调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关系,控制道路用地,为远期工程实施留有余地。
3.0.4 城市道路从交通量发展、沿线土地开发程度、资金等综合因素考虑,采用分期修建是有可能的。但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时,必须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制定分期修建方案和相应设计。
3.0.5 改建道路应遵循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既应满足相应道路等级的技术指标,又应能最大程度利用原有工程。
3.0.5 城市道路的改建往往是在交通流量大、路面状况不好等情况下进行的,应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因地制宜地提出道路工程改建方案。
3.0.6 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3.0.6 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和交通组成是城市道路几何设计中的重要控制因素。设计车辆是道路设计所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车型,其外廓尺寸、质量、运转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实际使用中设计车辆应根据道路功能和服务对象选定。
本规范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规定一致。
设计车辆中不包括超长、超宽、超高的车辆,通行上述车辆的道路应特殊考虑,以满足交通功能和运营安全。
3.0.7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3.0.7 本规范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及其外廓尺寸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一致。
3.0.8 道路建筑限界几何形状应为上净高线和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的空间界线(图3.0.8),顶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侧向净宽度(Wl)。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 同一等级道路应采用相同的净高。
3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及不同净高要求的道路之间应衔接过渡,并应设置必要的指示、诱导标志及防撞等设施。
4 对加铺罩面、冬季积雪的道路,净高宜适当预留。
5 对通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双层客车等其他特种车辆的道路,最小净高应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
3.0.8 本条道路建筑限界规定是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基础上,图示中增加了缘石外露高度(h)和安全带宽度(Wsc)的表示,使道路建筑限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界线。侧向净宽度为路缘带宽度与安全带宽度之和;当缘石高度不能保证车辆行驶的侧向净宽度时,应考虑适当加宽侧向宽度。
3.0.9 本规范道路最小净高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一致。最小净高是针对设计车辆制定的,对通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双层客车、或其他超长、超宽、超高特种车辆的道路,应根据实际通行的车辆类型确定道路净高,并应结合路网条件设置完善的交通管理和行车安全措施。
1 同一等级道路应采用相同的净高,目的是交通管理措施的一致性,如高架路系统、主干路系统应采用相同的净高标准。若道路系统内的部分节点有近、远期实施方案,可另行考虑。
2 虽然我国城市道路和公路规范设计车辆总高均为4m,但在最小净高的规定上有差异。城市道路规范采用机动车为对象的最小净高为4.5m;公路规范采用道路等级为对象的净高标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最小净高为5.0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最小净高为4.5m。因此,与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当净高要求不一致时应衔接过渡,制定交通管理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净高要求不同的城市道路之间,也应设置必要的限高标志和防撞设施等。
3 道路下穿宽度较宽或斜交角度较大的构筑物时,其路面距离构造物下缘任一点的高度均应满足道路净高要求。
3.0.10 各级道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级道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快速路、主干路应为20年;次干路应为15年;支路宜为10年~15年。
2 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0.10 设计交通量是确定道路规模、评价道路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参数,预测时应考虑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岗位分布、出行总量、机动车增长、路网条件、出行方式的影响,为道路车道数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在确定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宽度时,远期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作为道路设计年限的指标,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一致。道路等级高的设计年限长,在设计年限内车行道的宽度应满足道路交通量增长的需求,保证车辆能够安全、舒适、通畅的行驶。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相关内容参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
3.0.11 道路路线应避开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塌陷、地震断裂活动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当不能避开时,必须采取保证道路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3.0.11 该条为防灾要求,应对道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调查、勘察,查清其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程度。遇有不良工程地质路段应慎重对待,视其对路线的影响程度,对绕、避、穿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当受到规划、用地等因素限制难以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工程和管理措施。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