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城市规划“视觉有序”理论
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由卡米洛·西特最早提出的。他倡导人性化的规划方法,并对反映日常生活的平常事物、建筑和城市抱有很大兴趣,他的城市设计思想在他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著作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他系统地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针对当时城市建设的状况,西特充分认识到基于统计学和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基于视觉美学的城市设计之间存在的分歧,他认为:“建造城镇时,不仅必须给居民以保护,而且应给居民以快乐,为了达到后一目的,城镇建设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艺术问题。”他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严格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现代建设的“视觉艺术”准则与设计规律。
西特认为,中世纪城市建设遵循了自由灵活的方式,城镇的和谐主要来自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广场和街道通过空间的有机围合形成整体统一的连续空间,并且指出这些原则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这些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边界的围合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尺度的适宜性以及形态的不规则性是古代城市广场设计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2)大型建筑物一般退后布置,喷泉一般位于广场的边缘,以保持广场的开敞性。
(3)古代广场通过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
(4)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之间有着内在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问有着巧妙的组合关系。
西特将当时流行的所谓“现代体系”(即矩形体系、放射体系和三角形体系)与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现代城市公共广场一般把建筑物或纪念物不加考虑地置于广场中心,造成了广场与建筑的割裂;广场四通八达的开口方式使得广场支离破碎;采用“现代体系”形成的广场是各种矛盾空间的组合,由于缺乏空间的整体性,使人们实地很难感受到其“对称”的构图,而且“对称”构图的滥用还造成广场空间的单调与乏味。同时,他还尖锐地指出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因为现代城市设计者违背了古老的空间设计艺术原则。
关于在现代城市中运用艺术原则进行建设的可能性,西特认为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社会的进步将会导致人们需求的变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效仿古代的城市建设。他通过对几个采用古代原则改建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证明艺术原则完全可以运用于现代城市建设,同时通过对“现代体系”的改进,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城市空间。
西特的城市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他的这些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艺术”学科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尽管西特的城市设计思想对他的家乡——维也纳的重建影响甚微,但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城市建设艺术》自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西特学派”在当时的欧洲亦逐渐形成,并对许多年轻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积极影响。,正如伊利尔·沙里宁指出:“我一开始就受到西特学说的核心思想的启蒙,所以在我以后几乎半世纪的建筑实践中,我从没有以一种预见构想的形式风格来设计和建造任何建筑物,……通过他的学说,我学会了理解那些自古以来的建筑法则。”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