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城市意象理论
城市意象理论是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1960年凯文,林奇在这一领域推出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1.意象
意象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及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
2.贡献
贡献使认知地图和意象概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和设计,并且使人们认识到城市空间结构不仅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
3.方法
方法是为了达到认知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
(1)请人默画城市意象和简略地图;
(2)面谈或书面描述;
(3)做简单模型。
被测试者要达到一定数量以便对调查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找出心理意象与实际环境的关系。
认知意象还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易认识性( Legibility)和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前者是后者的保证,但并非所有易识别性的环境都能导致可意象性。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