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中西园林设计实践观念的差异

新闻时间:2017-01-16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公路设计

    中国人基于一种整体本体的思考,理性思维趋于具体化。因此,跟中国人谈话最好多举例子、就事论事。而西方人则趋于抽象化,跟西方人谈话则可以多谈观念、方法、法则,他们的理论理性发达。而从整个的历史潮流来看,中国人的实践观念是较重视具体性的。
 
    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注重如何在集体社会中进行人格修养,与社会意识相适应,不至于遭到批评,这就形成了讲究过程、境界、精神状态的修身养性的实用主义。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
 
    基于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哲学观的不同,中西方传统园林发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西方园林从一开始就与秩序密不可分,他们与自然抗争,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而中国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他们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在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随着时空的发展变化,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自然,因此,中西园林各自的不同的实践操作理论,正是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在于意境的营造。从汉以前的园圃式或自然山.水式,到唐宋直到清明私家,展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情与理。这种强调整体,注重统一的人文价值观维系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连续性与持久性,并使中国园林自成体系,稳固至今。
 
    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是一种实践观念。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的发展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结合对古代希腊罗马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文化高潮里的一部分。17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对更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的追求,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有价值,园林提倡明晰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提倡“尊贵”和“雅洁”,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这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而且这种观念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直至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www.ztcjjt.com,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混凝土切割机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