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贵阳市城乡规划块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上线试运行
贵阳市城乡规划块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日前上线试运行,拟于今年12月底接受技术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借助贵阳市城乡规划块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运用三维GIS功能、BIM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以甲秀楼为中心的2公里范围三维立体图一目了然,甲秀楼、南明河、海关大楼等图像清晰可见;运用数据精准采集技术,医疗教育配套、公共场所、商务楼宇等一键可以点击查询,土地规划使用情况、城市五线(城市红绿蓝紫黄五线)明确可查。
该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使规划编制的数据支撑从传统静态数据向全空间、多维度、多模态转变,既可以实现天空、地面、地下全空间的精确感知,又可实现宏观区域维度到微观城市社区维度的空间战略分析,实现人、地、静、动的多模态研究。
“以往的很多规划大多凭经验,一个区域的规划做好了,另一个区域的规划也会相应参照前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技术有限等原因,规划中对现状的各种数据调查广度深度不够,以前大多都是传统的抽样分析数据,规划的精准性并不是很高。”贵阳市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主任戴义说,随着GIS技术、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规划是让精准的数据来说话。
如何实现精准规划?第一步是广泛采集汇聚数据,建设规划块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该综合应用平台,市城乡规划局与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共建共享、深度融合,采用面向主题的数据集成管理理念,将分散的、独立的条数据融合成更具运用和挖掘潜力的块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影像、三维以及地名地址等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察以及行政管理等城乡规划管理数据,以城市网格、经济发展、政务管理等主题数据为主的部门共建共享数据,以及手机信令、社交网络等新兴城市数据。
“数据越多越精准,对于做好新规划越有利。”戴义说,比如,我们根据年度计划对乌当区城乡结合部进行用地规划,按照以往需要先与国土、生态等部门沟通,再向各单位发所需数据的函,待各部门回复后,再由工作人员前往各部门拷贝数据,这个过程最少需要一两周,多则一两个月。而后期再次需要该数据时,需要重复上述工作。最终获取的数据,其实效性、数据质量、数据坐标系等都无法保障。有了规划块数据资源体系,规划、国土及生态等部门的数据进行共享,各部门负责及时更新自己的数据,根据各部门审批的效率,最快可在几分钟之内获得所需数据。
第二步是建设规划编制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块数据应用。市城乡规划局基于大数据思维深入研究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方位需求,搭建规划分析模型和应用系统,建设多规融合应用系统,实现基于一张蓝图的多规编制成果应用。
假如贵阳市某区教育局需要新建一所中学,需先去规划局沟通协助预选址,提交想要建设这所中学的大概位置,由规划局进行位置的核实,看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如无问题,再交由国土局对选址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核实,经过一系列步骤后选定范围。“这其中容易出现土规和城规冲突问题。”戴义说。
通过规划块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规划、国土、环保、水利、交通等各部门的规划数据统一更新在系统上,类似的项目,通过该系统终端选定位置后,可以进行各部门专项规划图层的叠加,图文一体化的了解项目位置。同时,可以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多规合一用地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管控要求,形成“项目体检报告”。“串联式审批”变“并联式审批”大大节省了部门之间跑动、线下往复沟通的时间,也使得规划实现精准化。(记者 金毛毛)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