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结构和绿化设计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者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公路要求己不局限于其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生态道路”、“景观公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意义,并对如何进行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结构和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探求合理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1、前言
景观设计是指将大地自然和人文所构成的一系列综合体,包括自然的风景,人类的活动,以及活动产生的符号利用美学进行规划布局设计和塑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对它的定义是:“景观设计的对自然环境的建设,包括一系列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对其定义是:“景观设计和土地管理专业是相关的,包括进行开发规划,分析管理和恢复。”而我国俞孔坚教授在《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中提到:“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就是对土地及其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进行安排(Newton,1971),来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种功能,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应该结合对象的地理位置,所处场地的特征,空间中横向纵向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改造。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概念与意义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和一般的观赏景观设计不同,它是一种要满足于运输行驶功能和观赏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构成,高速公路景观即包括大自然的景观,也包括当地的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沿线自然山水,植被地貌,水体天象。人文景观包括沿线的构筑物(民居,庙宇,历史名迹等)和交通设施(休息站,收费站等)。高速公路景观应既有体现当地自然景观的美感,又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风俗。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特别是干线公路得到长足发展,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遍布中华大地。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通车里程约达8.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然而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3、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3.1两侧绿化带的景观设计
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同时,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点,营造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行列式为主、大块面组合,树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特征和地域适应性树种的人文寓意来选定,一般以常绿为主,如杜英、樟树、竹林、茶树等,并适当保持行车视线通透。树林下面可以种植一些地被植物或花灌木等,丰富绿化带的景观层次,从而起到展现自然景色,诱导行车视线等作用。
结合两侧自然景观、地貌、地形及建筑物情况,克服高速公路与主线沿线地形地貌、周边景观不协调的缺陷,达到“自然和谐,消除视觉污染”的目的。
(1)、根据高速公路视域内景观观赏效果优劣,区别对待,景观效果好的路段打通视觉通道;路侧景观效果较差的路段栽植一些杜英、深山含笑、夹竹桃等植物进行遮挡美化路容、协调景观。
(2)、挖方路段景观效果较差的迎面坡及堑顶截水沟等,为减少路堑边坡给司乘人员造成的不舒适、压抑、紧张的感觉,可栽植一些植物,如夹竹桃、桉树等灌木进行遮挡,消除视觉污染。
(3)、碎落台景观,达到错落有致的美化效果,以乔木灌木搭配种植的方式进行绿化,从而形成乔灌木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4)、填、挖结合段,可采用种植绿化带隔离的方式,对路侧自然景观较差的低填方路段在护坡道增加种植景观树诱导视线。
3.2中央绿化景观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合理选用植物,有效防止眩光;并通过植物颜色、形态等的变化,起到诱导交通,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中央分隔带绿化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树形态稳定、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种植苗木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根据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进行分段分品种间种和搭配,减少品种的单调感和减少视觉疲劳,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3.3互通区绿化景观设计
互通立交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其空间由道匝立体交叉围合而成,绿化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构图分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面积相对较小的空间采用规则式构图,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选择不同的模纹式图案,其构图以地被植物为背景,用颜色各异的低矮的灌木搭配种植。面积较大的空间可采用自由式构图,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园林,乔木、灌木搭配,但其种植密度需满足通视要求。匝道边坡可种植草坪或喷播植草并辅以少量的小灌木,既可以护坡又可以观景
针对周边环境特点及风貌特征,以林地、山地为主的互通,设计时考虑通过植物设计实现互通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丛植成组团式种植,植物种类尽量与周边山体协调,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常绿乔木为主,点缀组团或色块,形成季相与色彩变化,达到层峦叠嶂景色秀丽的景观效果。
4、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的结构设计
4.1防护景观
中央隔离带防护景观作为贯穿整条高速公路的绿化带,是高速公路绿化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是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的绿化也受水分、降雨、风力、蒸发量、车流量等很多条件制约,后期需精心的养护管理。中央分隔带的苗木修剪后高度应达到1.6米,确保中分带回填土厚度不小于60cm,栽植的株、行距合理,满足防眩功能要求,确保不影响交通行车安全。
4.2立交桥景观
从使用功能上,立交桥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节点,也是与其它道路交叉行驶时的出入口。但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它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场地最大、立地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立交桥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结构中最重要的节点,它的布局影响整体结构,往往与入口的管理区连在一起统一考虑。需要融入乡土文脉,根据地域人文特性,通过丛林式的乔木植物造景,达到内部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形成主体绿化的风貌特征。通过观花植物季相效果特点实现景观特色,突出景观风格,以观花植物为主,突出植物的季相表现,配以常绿乔灌木,形成丰富的层次关系的同时兼顾冬季景观效果,营造季相变化丰富,色彩亮丽,具有季相景观特色的立交桥景观。
4.3公路线性与构造物景观
从景观设计方面考虑,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满足其对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能够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要求平面、纵面、横面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缺陷。同时在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面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等均要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符合地域审美倾向,选材因地制宜。
4.4服务区景观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景观设计是设计设计中的重要节点,主体体现在室外环境上,停车绿化分隔带、主建筑的外立面、停车广场、休闲广场、周边坡道。环境设计以绿色植物为主,总体效应达到从道路上看服务区主建筑在时隐时现在森林中,走进去应感觉进入规划有致的公园。停车广场以花卉、大树、灌木、绿篱、草坪形成立体融合的生态格局。修闲广场以灌木绿篱(冬青、七里香、四季桂)形成几何图案,以当季花卉形成装饰色、以乡村乔木成林,林荫树下有休息草坪,适当点缀地域艺术小品,如音乐喷泉、溪水、雕塑、座椅等形成公园式景观格局。周边防护坡道设计大型浮雕式图案,以历史人物、事件作为主题,形成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背景景观。
4.5两侧带状景观
两侧的带状景观位于高速公路与城区连接的位置,主要起到防护的功能;而道路沿线的两侧绿化带的设置,与道路中央隔离带一起构成“二板三带”基本结构的形式,主要功能为引导视线。绿化以通透为基调,削弱道路和环境的界面,使驾乘人员可沿线欣赏当地的山水风貌。 (范文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文写作和发表请联系我们微信13798205307或者QQ:541814351
4.6边坡地被景观
边坡地被具有很强的护坡固坡的功能,它保护道路的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保护水土不易流失,维护路基不轻易塌陷;而从造景意义上来看,有恢复山体自然生态景观,因此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不像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自由性。
4.7休息站景观
根据设计规范,高速公路的长度在100公里以上时要设置休息站,一般为每50公里左右设置一处,供司机和旅客短暂休息,休息站包括停车场、加油站、减速车道、加速车道、汽车修理设施、餐厅、厕所、小卖等服务设施。在休息站内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起到防护、吸尘的作用,又要通过其艺术性布局,缓解司机和旅客的疲劳,因此符合功能的要求,又具有较强的美观是休息站的景观设计要旨。
5、结束语
景观、生态环境和地域文脉是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要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态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载体,地域文脉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载体,景观既起到物质载体性又起到精神载体的作用,但三者之间又经常发生交叉和融合,可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景观规划,将三者的作用予以充分展示,现代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有地域风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续和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生态特征,展现人、车、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1、前言
景观设计是指将大地自然和人文所构成的一系列综合体,包括自然的风景,人类的活动,以及活动产生的符号利用美学进行规划布局设计和塑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对它的定义是:“景观设计的对自然环境的建设,包括一系列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对其定义是:“景观设计和土地管理专业是相关的,包括进行开发规划,分析管理和恢复。”而我国俞孔坚教授在《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中提到:“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就是对土地及其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进行安排(Newton,1971),来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种功能,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应该结合对象的地理位置,所处场地的特征,空间中横向纵向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改造。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概念与意义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和一般的观赏景观设计不同,它是一种要满足于运输行驶功能和观赏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构成,高速公路景观即包括大自然的景观,也包括当地的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观包括沿线自然山水,植被地貌,水体天象。人文景观包括沿线的构筑物(民居,庙宇,历史名迹等)和交通设施(休息站,收费站等)。高速公路景观应既有体现当地自然景观的美感,又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风俗。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特别是干线公路得到长足发展,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遍布中华大地。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通车里程约达8.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然而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3、高速公路的绿化景观设计
3.1两侧绿化带的景观设计
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同时,绿化设计要根据公路的线型特征以及高速公路的特点,营造出一种韵律感,植物配置应以行列式为主、大块面组合,树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特征和地域适应性树种的人文寓意来选定,一般以常绿为主,如杜英、樟树、竹林、茶树等,并适当保持行车视线通透。树林下面可以种植一些地被植物或花灌木等,丰富绿化带的景观层次,从而起到展现自然景色,诱导行车视线等作用。
结合两侧自然景观、地貌、地形及建筑物情况,克服高速公路与主线沿线地形地貌、周边景观不协调的缺陷,达到“自然和谐,消除视觉污染”的目的。
(1)、根据高速公路视域内景观观赏效果优劣,区别对待,景观效果好的路段打通视觉通道;路侧景观效果较差的路段栽植一些杜英、深山含笑、夹竹桃等植物进行遮挡美化路容、协调景观。
(2)、挖方路段景观效果较差的迎面坡及堑顶截水沟等,为减少路堑边坡给司乘人员造成的不舒适、压抑、紧张的感觉,可栽植一些植物,如夹竹桃、桉树等灌木进行遮挡,消除视觉污染。
(3)、碎落台景观,达到错落有致的美化效果,以乔木灌木搭配种植的方式进行绿化,从而形成乔灌木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4)、填、挖结合段,可采用种植绿化带隔离的方式,对路侧自然景观较差的低填方路段在护坡道增加种植景观树诱导视线。
3.2中央绿化景观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合理选用植物,有效防止眩光;并通过植物颜色、形态等的变化,起到诱导交通,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中央分隔带绿化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树形态稳定、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种植苗木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根据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进行分段分品种间种和搭配,减少品种的单调感和减少视觉疲劳,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3.3互通区绿化景观设计
互通立交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其空间由道匝立体交叉围合而成,绿化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构图分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面积相对较小的空间采用规则式构图,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选择不同的模纹式图案,其构图以地被植物为背景,用颜色各异的低矮的灌木搭配种植。面积较大的空间可采用自由式构图,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园林,乔木、灌木搭配,但其种植密度需满足通视要求。匝道边坡可种植草坪或喷播植草并辅以少量的小灌木,既可以护坡又可以观景
针对周边环境特点及风貌特征,以林地、山地为主的互通,设计时考虑通过植物设计实现互通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丛植成组团式种植,植物种类尽量与周边山体协调,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常绿乔木为主,点缀组团或色块,形成季相与色彩变化,达到层峦叠嶂景色秀丽的景观效果。
4、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的结构设计
4.1防护景观
中央隔离带防护景观作为贯穿整条高速公路的绿化带,是高速公路绿化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是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的绿化也受水分、降雨、风力、蒸发量、车流量等很多条件制约,后期需精心的养护管理。中央分隔带的苗木修剪后高度应达到1.6米,确保中分带回填土厚度不小于60cm,栽植的株、行距合理,满足防眩功能要求,确保不影响交通行车安全。
4.2立交桥景观
从使用功能上,立交桥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节点,也是与其它道路交叉行驶时的出入口。但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它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场地最大、立地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立交桥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结构中最重要的节点,它的布局影响整体结构,往往与入口的管理区连在一起统一考虑。需要融入乡土文脉,根据地域人文特性,通过丛林式的乔木植物造景,达到内部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形成主体绿化的风貌特征。通过观花植物季相效果特点实现景观特色,突出景观风格,以观花植物为主,突出植物的季相表现,配以常绿乔灌木,形成丰富的层次关系的同时兼顾冬季景观效果,营造季相变化丰富,色彩亮丽,具有季相景观特色的立交桥景观。
4.3公路线性与构造物景观
从景观设计方面考虑,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满足其对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能够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要求平面、纵面、横面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缺陷。同时在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面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等均要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符合地域审美倾向,选材因地制宜。
4.4服务区景观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景观设计是设计设计中的重要节点,主体体现在室外环境上,停车绿化分隔带、主建筑的外立面、停车广场、休闲广场、周边坡道。环境设计以绿色植物为主,总体效应达到从道路上看服务区主建筑在时隐时现在森林中,走进去应感觉进入规划有致的公园。停车广场以花卉、大树、灌木、绿篱、草坪形成立体融合的生态格局。修闲广场以灌木绿篱(冬青、七里香、四季桂)形成几何图案,以当季花卉形成装饰色、以乡村乔木成林,林荫树下有休息草坪,适当点缀地域艺术小品,如音乐喷泉、溪水、雕塑、座椅等形成公园式景观格局。周边防护坡道设计大型浮雕式图案,以历史人物、事件作为主题,形成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背景景观。
4.5两侧带状景观
两侧的带状景观位于高速公路与城区连接的位置,主要起到防护的功能;而道路沿线的两侧绿化带的设置,与道路中央隔离带一起构成“二板三带”基本结构的形式,主要功能为引导视线。绿化以通透为基调,削弱道路和环境的界面,使驾乘人员可沿线欣赏当地的山水风貌。 (范文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文写作和发表请联系我们微信13798205307或者QQ:541814351
4.6边坡地被景观
边坡地被具有很强的护坡固坡的功能,它保护道路的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保护水土不易流失,维护路基不轻易塌陷;而从造景意义上来看,有恢复山体自然生态景观,因此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不像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备一定的可塑性、自由性。
4.7休息站景观
根据设计规范,高速公路的长度在100公里以上时要设置休息站,一般为每50公里左右设置一处,供司机和旅客短暂休息,休息站包括停车场、加油站、减速车道、加速车道、汽车修理设施、餐厅、厕所、小卖等服务设施。在休息站内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起到防护、吸尘的作用,又要通过其艺术性布局,缓解司机和旅客的疲劳,因此符合功能的要求,又具有较强的美观是休息站的景观设计要旨。
5、结束语
景观、生态环境和地域文脉是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要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态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载体,地域文脉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载体,景观既起到物质载体性又起到精神载体的作用,但三者之间又经常发生交叉和融合,可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景观规划,将三者的作用予以充分展示,现代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有地域风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续和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生态特征,展现人、车、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