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城市规划要软硬结合,公园城市形态应是“城在园中”

新闻时间:2020-10-27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ztcjjt

从2018年初成都首提建设公园城市,到今年被赋予“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任务,近年来,公园城市探索有了哪些进展?

在日前成都举办的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业内专家均提及“融合”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属性。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城市圈层式发展倾向于形成一个“硬”的结构,需要公园对其加以“软化”,将过去的工业区、居住区和绿色环境加以融合,实现城市与公园融为一体。

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融合?王凯认为,关键是让公园里有“内容”,在公园中植入产业、注入以人为本的实施路径和设计细节,最终实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的局面。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背景下,王凯还提出了一个更大尺度的设想:通过“大生态、大景观、大格局”的“公园型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思路,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过去我们做很多城市的规划,聚焦怎么把城市做大,而现在,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不会再大幅提升,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就要做内涵改造、做更新和社区。公园城市现在只是开了个题,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

要让公园里有“内容”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作者简·雅各布斯曾指出,类似公园这样的城市开敞空间,绿化功能实际上远小于社会经济功能,脱离了人们对其的具体使用就不具有任何意义。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过去中国城市的功能分区下,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与公园隔离。在王凯看来,如今,需要打破既有概念,通过用地、功能等方面的混合,实现工作、生活空间与公园的“融合”。

据他解释,融合的本质是要让公园里面有“内容”。

“现在有个新的提法叫‘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王凯说,“这是什么意思?在山水环境较好的地方,植入一些产业。这不仅包括办公园区,还可以包括居住区,以及一些其他的内容,让公园里不仅有绿,还要有业态。而如果反过来讲,在一些业态的空间里面也有绿,就存在了一个相互交融的空间关系,并实现一体化。”

换句话说,公园城市不是简单地实现城市与公园在空间布局上“放在一起”,而是将涉及各个方面的转变。

王凯从三个方面解释这种变化。“首先是认识上,我们过去过于明确的功能分区要打破,要实现‘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其次是实施路径上,要打通各个环节,比如用地上更强调混合性;并且,还要在细节上要关注一些问题。”

以提高绿地可达性为例。“如果要吸引老人与儿童,就要引入适合其使用的设施,而且应该更加关注健康问题。”王凯分析,“过去城市关心绿量和公园大小,在疫情暴发后,研究显示,公园可以经过一些设计提高市民的抵抗力和身体健康程度。比如,里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可以为市民提供有氧运动的场所。”

他还指出,在眼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当中,还可以更多注入绿色内涵,包括绿色建造方式、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海绵城市等具体内容。

而对于成都而言,这也将为示范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首先要形成实践案例,而且案例一定要多样化。”王凯说,“比如说能否打造一个绿色社区,通过案例实践提炼出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再进一步上升到行政法规,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区变成绿色以后,整个绿色体系的法规和制度建立起来,才能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公园城市的新探索

而随着公园城市的边界不断延展,新的探索也将进一步推进。

据王凯分析,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国经济投入和收益最多的是在新区新城建设上。在原来非城市化地区造一个新城见效很快,这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上,绿化建设亦是如此。但回过头来,老城区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城市更新的理念,向其内在结构、生活环境和品质注入新的内容。

公园城市的理念恰能帮助老城区重获新生。

“有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有新经济。”王凯说,“老城要有新的业态,特别是人类到了一种体验经济时代,吃穿住的基本问题解决了,更需要精神愉悦的体验。历史文化能带来新的动力,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而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挖掘老城的文化资源,并注入新的活力。“比如,通过宜居、绿色的建造方式和小空间、微空间的改造,实现微循环,不仅能够从空间结构上激活老城的活力,还可能进一步吸引年轻人。”王凯指出。

若观察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过去,新的科技中心往往诞生在城市郊区和新城,最出名的例子是位于美国旧金山郊区的硅谷。但如今,位于纽约大城市的硅巷兴起,意味着创新经济再度回到老城区。其背后正是关注生活品质、需要精神消费的大量科技人才的出现,其为老城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成都而言,情况更是如此。

王凯分析,如今,生态文明时代正在改变过去沿海地区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逻辑,其集中体现在“产、城、人”到“人、城、产”发展逻辑的转变。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和“双循环”格局的形成,让成都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需要“探索不同于沿海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弯道超车,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城镇群”。

在此背景下,王凯提出一种“大生态、大景观、大格局”的“公园型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思路。这首先意味着将格局进一步放大,以都市圈为导向,优化空间组织,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同周边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