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武汉智慧水务建设“一中心”“一张图”“一朵云”“一张网”已初具规模

新闻时间:2024-12-23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金口水厂。  


  钟适 摄



  二次供水泵房。


  钟适 摄



  梁子湖水厂效果图。



  水电气共享营业厅。


  钟适 摄



  金口水厂智慧管控平台。


  钟适 摄


水,滋养草木,孕育万物。在武汉,丰富的水资源交织密布,潺潺流淌、奔腾不息,如同血液滋养这座城市每一个角落,既是保障市民生活需求的“生命线”,又是城市经济活动、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守护一城供水,惠泽千家万户。近年来,武汉市供水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供水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供水设施能力提升、供水应急保障水平提升和供水服务质量提升三条主线,落实各项工作,加强自身建设,致力让安全水、健康水、品质水流向千家万户。


■ 供水能力再提升,织就供水“幸福网”


一滴自来水,一头连着民生幸福,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保障。


“以前洗澡的时候水压小,现在每天洗澡别提有多痛快了。入户管线也铺设很隐蔽,不影响房屋美观,我很满意!”在水果湖街270号,居民刘爷爷的满意之声,正是二次供水改造带来民生福祉的生动写照。这栋16层的高层建筑,曾因供水管网设施老化、高峰期供水水量水压不稳定等问题,让居民们饱受用水之苦。自2023年武昌区政府将该项目纳入二次供水改造计划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施工后,这一切都得到了彻底改变。


“一座城市幸福与否,百姓的感受最为直接,像这样的声音还有很多。”武汉市水务局供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018年,市政府决策开展全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普查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2019年1月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一批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集中改造工作。


截至2021年底,共改造居民二次供水设施1238处,更换楼顶水箱4995座,共47万户160万人受益。2022年至今,我市将居民二次供水设施修缮改造工作每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内容,持续推进。2022年完成200处,2023年完成196处。


2024年,武汉市继续以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统筹推进200处二次供水设施修缮工作,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的用水保障。三年来,根据全市部署,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供水企业认真履职,克服了汛情等重重困难,以高标准、高质量解决群众饮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筑牢城市供水“生命线”。


此外,武汉市还在不断推进管网联通项目建设,加强全市区域、城乡间供水调度能力。汉口谌家矶大道、白鹤嘴水厂与余氏墩水厂管网联通,汉阳琴台大道等供水管道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实施;军山水厂扩建、龙床矶水厂改造升级等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武汉市供水结构,提升供水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用水服务。


展望未来,武汉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供水设施,提升供水服务质量,让每一滴自来水都成为连接民生幸福与城市发展的纽带,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 应急体系再升级,做大城市“蓄水池”


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不仅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确保经济稳定、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提升城市应急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梁子湖应急水厂项目的建设进展备受瞩目。截至11月4日,该项目已顺利推进至土建施工的50%关键节点,多个核心结构如取水泵房下部、综合辅助车间框架以及多个预臭氧接触池、沉淀气浮池和臭氧接触池的主体结构均已完成,其余单体建筑亦在全力加速中。这一进展不仅彰显了项目团队的执行力,更为武汉市构建更加坚韧的供水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汉市当前拥有多元化的取水水源体系,包括“两江、八河、两湖、七库”,其中长江与汉江承担着92%的取水重任,且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水质取水量占比高达99.7%。然而,高度依赖两江的水源结构也暴露了潜在的应急供水风险。一旦上游发生水污染事件,武汉市将面临严峻的供水挑战。因此,梁子湖应急水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设计供水能力为20万吨/日,应急状态下可提升至50万吨/日,是武汉市江南区域不可或缺的应急供水系统,也是实现“双水源”供水安全格局与全市供水一体化网络的关键一环。项目投产后,将极大增强区域供水韧性与应急响应能力,促进大武昌供水网络的整合与优化,形成江、湖双水源互补的供水新模式,有效提升供水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武汉市严格落实供水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与处理,每季度通报信息报送情况,以提升应急响应的灵敏度与效率。今年,《武汉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的出台,为各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了指导框架,并通过应急演练不断锤炼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此外,武汉市水务局还强化特殊时期的应急准备,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紧密协作,精准把握气候与水源变化,针对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指导各区与供水企业提前部署,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国家供水应急救援华中基地(白沙洲)的建设与运维也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强化监督指导,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快速响应的国家级供水应急救援力量。


武汉正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与务实举措,不断完善城市供水应急保障体系,提升供水安全韧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筑起坚实的“水防线”。


■ 营商环境更优化,搭建服务“连心桥”


近期,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对武汉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和并联审批的高效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省时、省力、省费用”,切实满足了企业的用水需求。这一赞誉背后,是武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积极响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号召,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生动实践。


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东湖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其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正处于施工阶段。年初,设计分公司收到企业咨询后,迅速行动,与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具体用水需求,并与高新供电公司携手,实现了水电联合查勘,为用户提供了现场查勘、方案拟定等前期工作的便捷服务。在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供水接入服务工作提前完成,且根据相关政策,企业享受到了行政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和工程费用免除的实惠。


“这一案例的成功,得益于武汉市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武汉城投集团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水电气网“各管一块”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协同办理的新模式,企业和居民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为武汉营商环境的优化注入了新活力。“去年,为持续优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武汉市开始推行水电气网(宽带)联合报装,在降低供水服务成本、严格落实‘零费用’政策等方面,为市民、企业带来了便利。”


今年,为确保供水质量,武汉市还持续加快推进“供水一张网”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区供水企业整合纳入市级供水平台管理,提升供水服务质量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全市供水监管平台应用,完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提升调度指挥效率,并通过满意度调查和考核机制,不断优化供水服务。


此外,武汉市还加强供水水质监管,指导各新城区水务和湖泊局、市水务集团做好日常检测,委托第三方开展监测,确保水质安全。同时,开展规范化管理考核和供水执法工作,推动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保障供水安全稳定。


■ 科技赋能水行业,城市供水“变聪明”


在新质生产力日益显现出澎湃动力的今天,供水行业也正在发生一场智能化、数字化引领的新变革。武汉市水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全市供水工作向“新”发力锚定科技前沿不断耕耘,持续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新质”为引擎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去年,武汉金口水厂智慧化改造项目正式投入建设,这一项目标志着武汉供水行业正式迈入智慧化时代,金口水厂将成为武汉首座智慧水厂,为周边150万居民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供水服务,同时也为武汉乃至全国的供水厂智慧化转型树立标杆。


据了解,金口水厂作为武汉在运营水厂中最年轻、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代表,其智慧化改造条件得天独厚。改造完成后,金口水厂将实现运行模式的优化,大幅降低设备能耗。据初步测算,按照目前日供水量50万吨计算,改造后的金口水厂每年可节约电能约159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约124.8万公斤,展现出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在智慧化改造过程中,金口水厂引入了数字模型技术,构建了等比复刻的三维孪生水厂。这一数字模型不仅精细复现了厂内建筑物、生产设备设施、管路系统等元素,还将接入设备台账、维修记录等静态数据,以及水泵转速、故障报修、水流压力、药耗情况等实时动态数据,实现制水关键工艺环节的智能控制。此外,云平台管理决策的加入,更是为金口水厂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使其成为一座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智慧水厂。


值得一提的是,金口水厂的智慧化改造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备的升级,更在于其“大脑”——智慧水务云平台的搭建。这一云平台能够通过算法自主学习、持续进化,实现对加药絮凝、过滤反冲洗、消毒、泵送等多个关键工艺及运维节点的智能化控制。同时,它还能为数字城市建设和运营提供水务系统的数字孪生底座,为城市供水安全和水处理信息化综合管理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近年来,全市供水工作逐步由“传统水务”向“智慧水务”迈进,运用互联网前沿技术,打造“最强大脑”全面助力用户服务现代化。2019年,《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2022年智慧水务专项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开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依托的智慧水务建设。2022年,由武水集团自主研发的“二供集管平台及网关”通过院士专家评审,管理泵房数量从百量级突破性地跃升至千量级,补齐城市供水微循环短板,极大提升市民用水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多年耕耘,武汉市供水工作调度指挥平台、管控平台、客户服务平台、综合保障平台均已上线,“一中心”“一张图”“一朵云”“一张网”的智慧水务系统已初具规模。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正让水务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智慧化改造是提升城市供水安全和水处理信息化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将为武汉智慧水务建设提供新范式。


述往思来,初心如磐。武汉市供水工作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应急保障为坚实后盾,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助力,以智慧水务为引领,不断书写着城市供水安全的新篇章。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让每一滴水都成为幸福生活的最美注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绘就城市供水安全的崭新蓝图。


策划:武汉市水务局 长江日报城建事业部


撰文:姜作耿 刘翠微 水蓝蓝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