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勘察设计单位中的BIM应用有哪些?
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是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项目建设的投资目标。项目建设的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但它也会向前延伸到设计前准备阶段,向后延伸至设计后的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等。
设计方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与设计有关的安全管理(提供的设计文件需符合安全法规);②设计本身的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项目建设投资成本控制;③设计进度控制;④设计质量控制;⑤设计合同管理;⑥设计信息管理;⑦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2. 设计方BIM项目管理的应用需求
(1)三维设计
BIM技术是由三维立体模型表述,从初始就是可视化的、调的,基于BIM的三维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几何特征。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应用BIM技术之后,模型创建完成后自动生成平立剖面及大样详图,许多工作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已经完成。相对于二维绘图,三维设计不存在几何表达障碍,对任意复杂的建筑造型均能准确表现。
(2)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设计方技术更新的重要方向。通过协同技术建立一个交互式协同平台。在该平台上,所有专业设计人员协同设计,不仅能看到和分享本专业的设计成果,还能及时查阅其他专业的设计进程,从而减少目前较为常见的各专业之间(以及专业内部)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从而导致的错、漏、碰、缺,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实现一处修改其他自动修改,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同时,协同设计也可以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进度管理、文件管理、人员管理、流程管理、批量打印、分类归档等。
BIM技术与协同技术是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BIM的核心就是协同。BIM技术将与协同技术完美融合,共同成为设计手段和工具的一部分,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
(3)建筑性能化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促使现阶段的业主和居住者对建筑的使用及维护会表现出更多的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开始推行基于对象的、新式的“基于性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建筑行业变得更加由客户端驱动,提供更好的工程价值及客户满意度。
目前,已逐渐开展的性能化设计有景观可视度、日照、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一般在项目前期就已经基本确定,但由于缺少技术手段,一般项目很难有时间和费用对上述各种性能指标进行多方案分析模拟。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得建筑性能分析的普及应用具备了可能。
(4)效果图及动画展示
设计方常常需要效果图和动画等工具来进行辅助设计成果表达。BIM系列软件的工作方式是完全基于三维模型的,软件本身已具有强大的渲染和动画功能,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表达直接三维直观化可视化呈现,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
(5) 碰撞检测
BIM技术在三维碰撞检查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也都有相关软件可以体现,如Navisworks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应用BIM可视化技术,在建造之前就可以对项目的土建、管线、工艺设备等进行管线较长综合及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能够优化净空和管排布方案。
(6)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要求调整,或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优化。设计变更应将不以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出。
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的研究同意而改变施工图的做法,都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而引人BIM技术后,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功能,可以直接修改原始模型,并可实时查看变更是否合理,减少变更后还得再次变更的情况,提高变更的质量。
3. 设计方BIM技术应用形式
目前,全国设计方BIM技术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有的设计方BIM设计中心已发展为数字服务机构,专职为建设方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技术服务,包括软件研发和平台研发,有的才刚刚开始了解BIM技术。BIM技术在设计方主营业务领域应用形式主要是:①已成立BIM设计中心多年,基本具备设计人直接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能力;②成立了BIM设计中心,由BIM设计中心与设计所结合,二维设计与BIM设计阶段应用同步进行;③刚开始接触BIM技术,由咨询公司提供BIM技术培训、提供二维设计完成后的BIM翻模和咨询工作。上述三种形式分别称为BIM设计(设计BIM2.0)、BIM同步建模(设计BIM1.5)和BIM翻模(设计BIM1.0)。
上述三种形式是现阶段设计方BIM技术应用必经之路,待软件将流程、制度和标准固化到软件模块内,软件成熟以后,设计方有可能直接进入BIM设计的环节。
4. 设计方的BIM技术的应用流程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物的生产是基于项目协同的,通常由多个平行的利益相关方在较长的生命周期中协作完成。因此,建筑信息模型尤其依赖于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标准,就是要建立一个在整个行业中通用的语义和信息交换标准,使不同工种的信息资源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到很好地利用,保证业务协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BIM技术的提出给设计流程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沟通都是以图纸为介质,不同的设计阶段的不同内容都分别体现在不同的图纸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不流通、设计不统一的问题。各个阶段各个专业之间信息是有限共享的,无法实时更新。而通过BIM技术,从设计初期就将不同专业的信息模型整合到一起,改变了统的设计流程,通过BIM模型这个载体,实现了设计过程中信息的实时共享。
BIM技术促使设计过程从各专业点对点的滞后协同改变为通过同一个平台实时互动的信息协同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在交互方式上有着巨大优势,也同样带来了专业间配合的前置,使更多问题在设计前期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大幅提高设计质量。
5. 设计方的BIM技术应用的核心
设计方无论采用何种BIM技术应用形式和技术手段、技术工具,应用的核心在于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完成BIM设计或辅助设计表达,为业主单位整体的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有效的技术支撑。所以,设计方BIM技术应用的核心是模型完整表达设计意图与图纸内容一致,部分细节的表达深度,可能模型要优于二维图纸。
6.勘察单位与BIM技术应用
勘察单位主要是野外土工作业与室内试验,与BIM技术的衔接主要是勘察基础资料和勘察成果文件提交,目前BIM应用于这块的案例较少,有待于BIM技术应用普及后勘察单位将逐渐参与到BIM技术应用工作中来。
设计方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与设计有关的安全管理(提供的设计文件需符合安全法规);②设计本身的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项目建设投资成本控制;③设计进度控制;④设计质量控制;⑤设计合同管理;⑥设计信息管理;⑦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2. 设计方BIM项目管理的应用需求
(1)三维设计
BIM技术是由三维立体模型表述,从初始就是可视化的、调的,基于BIM的三维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几何特征。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应用BIM技术之后,模型创建完成后自动生成平立剖面及大样详图,许多工作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已经完成。相对于二维绘图,三维设计不存在几何表达障碍,对任意复杂的建筑造型均能准确表现。
(2)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设计方技术更新的重要方向。通过协同技术建立一个交互式协同平台。在该平台上,所有专业设计人员协同设计,不仅能看到和分享本专业的设计成果,还能及时查阅其他专业的设计进程,从而减少目前较为常见的各专业之间(以及专业内部)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从而导致的错、漏、碰、缺,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实现一处修改其他自动修改,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同时,协同设计也可以对设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进度管理、文件管理、人员管理、流程管理、批量打印、分类归档等。
BIM技术与协同技术是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BIM的核心就是协同。BIM技术将与协同技术完美融合,共同成为设计手段和工具的一部分,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
(3)建筑性能化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促使现阶段的业主和居住者对建筑的使用及维护会表现出更多的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开始推行基于对象的、新式的“基于性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建筑行业变得更加由客户端驱动,提供更好的工程价值及客户满意度。
目前,已逐渐开展的性能化设计有景观可视度、日照、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一般在项目前期就已经基本确定,但由于缺少技术手段,一般项目很难有时间和费用对上述各种性能指标进行多方案分析模拟。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得建筑性能分析的普及应用具备了可能。
(4)效果图及动画展示
设计方常常需要效果图和动画等工具来进行辅助设计成果表达。BIM系列软件的工作方式是完全基于三维模型的,软件本身已具有强大的渲染和动画功能,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表达直接三维直观化可视化呈现,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
(5) 碰撞检测
BIM技术在三维碰撞检查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也都有相关软件可以体现,如Navisworks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应用BIM可视化技术,在建造之前就可以对项目的土建、管线、工艺设备等进行管线较长综合及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能够优化净空和管排布方案。
(6)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要求调整,或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优化。设计变更应将不以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出。
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的研究同意而改变施工图的做法,都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而引人BIM技术后,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功能,可以直接修改原始模型,并可实时查看变更是否合理,减少变更后还得再次变更的情况,提高变更的质量。
3. 设计方BIM技术应用形式
目前,全国设计方BIM技术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有的设计方BIM设计中心已发展为数字服务机构,专职为建设方提供信息化咨询和技术服务,包括软件研发和平台研发,有的才刚刚开始了解BIM技术。BIM技术在设计方主营业务领域应用形式主要是:①已成立BIM设计中心多年,基本具备设计人直接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能力;②成立了BIM设计中心,由BIM设计中心与设计所结合,二维设计与BIM设计阶段应用同步进行;③刚开始接触BIM技术,由咨询公司提供BIM技术培训、提供二维设计完成后的BIM翻模和咨询工作。上述三种形式分别称为BIM设计(设计BIM2.0)、BIM同步建模(设计BIM1.5)和BIM翻模(设计BIM1.0)。
上述三种形式是现阶段设计方BIM技术应用必经之路,待软件将流程、制度和标准固化到软件模块内,软件成熟以后,设计方有可能直接进入BIM设计的环节。
4. 设计方的BIM技术的应用流程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物的生产是基于项目协同的,通常由多个平行的利益相关方在较长的生命周期中协作完成。因此,建筑信息模型尤其依赖于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标准,就是要建立一个在整个行业中通用的语义和信息交换标准,使不同工种的信息资源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到很好地利用,保证业务协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BIM技术的提出给设计流程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沟通都是以图纸为介质,不同的设计阶段的不同内容都分别体现在不同的图纸中,经常会出现信息不流通、设计不统一的问题。各个阶段各个专业之间信息是有限共享的,无法实时更新。而通过BIM技术,从设计初期就将不同专业的信息模型整合到一起,改变了统的设计流程,通过BIM模型这个载体,实现了设计过程中信息的实时共享。
BIM技术促使设计过程从各专业点对点的滞后协同改变为通过同一个平台实时互动的信息协同方式。这种方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在交互方式上有着巨大优势,也同样带来了专业间配合的前置,使更多问题在设计前期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大幅提高设计质量。
5. 设计方的BIM技术应用的核心
设计方无论采用何种BIM技术应用形式和技术手段、技术工具,应用的核心在于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完成BIM设计或辅助设计表达,为业主单位整体的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有效的技术支撑。所以,设计方BIM技术应用的核心是模型完整表达设计意图与图纸内容一致,部分细节的表达深度,可能模型要优于二维图纸。
6.勘察单位与BIM技术应用
勘察单位主要是野外土工作业与室内试验,与BIM技术的衔接主要是勘察基础资料和勘察成果文件提交,目前BIM应用于这块的案例较少,有待于BIM技术应用普及后勘察单位将逐渐参与到BIM技术应用工作中来。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