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中铁城际是如何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项目谋划的?

新闻时间:2025-04-16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2022年,国家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平台功能”等鼓励政策。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功能节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区域。伴随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将得益于区域新竞争优势的构建和产业集群空间的重塑,县域工业升级将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县域经济项目谋划

一、谋划生态绿色低碳项目,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占比较高,生态本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宜居、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实践创新的重要载体。

县域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等方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方向,此类项目以县级为单位可申报的国家资金方向和类型较多,县级政府应积极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绿色发展等资金申报、资金奖补类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打好生态发展基础,谋求未来发展机遇。

二、合理确定产业方向,合理构建县域产业体系

1.主导产业项目集群化布局,支撑县域基本经济部类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集群化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以优势农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相关联的二产加工业和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项目布局中以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农业项目为基础,布局产业集群园区项目,摆脱过去单一粗放式加工模式,引进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加工等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将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依托电商平台,发挥品牌效应,拓宽销售路径。

2.积极谋划新产业方向,加大战略性、科技型项目储备

一是找准战略产业定位,谋划高质量项目。县域战略产业一般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重点以国家或者省市重点政策倾斜或重点扶持类项目为核心,高质量项目和企业的引进是一个新型产业或者地方一般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战略产业,未来发展成为县域支柱型产业的前提。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谋划新产业方向。科技创新是一个区域,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县域现状优势产业相结合,积极与高校或地方科研机构在科技领域深度合作,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储备未来可能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的新产业方向。

3.资金来源是保障产业项目运行的重点要素

主导产业相关项目主要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存在,直接引进龙头企业,当产业发展达到规模效应后能不断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战略产业的发展一般以布局国家或者省市资金或政策扶持类产业项目为主,政府或者地方国企作为此类项目的核心主体,政府参与项目合理确定退出机制和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机会产业项目大多属于纯政府投资类项目,对于创新和科技水平欠缺、投入较少的县域,很难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

三、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打通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1.积极谋划交通设施项目,支撑县域经济走出去引进来

交通是县域和城市间联通的主要空间介质,同时也是县域范围内县城、乡镇、乡村联通的主要方式。对于以农业和加工业为核心的县域经济,交通基础设施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基础。尤其重大对外交通设施项目的谋划,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区域发展定位。

2.积极构建新型物流网络体系,扩宽县域农产品流通渠道

县域范围内物流体系的构建重点以保障本地粮食、加工等产品的流通为核心,一站式到达和快速收储运输物流体系的构建,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外销售平台的构建,是县域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向,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3.积极发展新式基础设施,变革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新基建的发展,正成为当下经济变革的新方向,县域经济的发展需用新基建来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升级。在县域产业建设构建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

县域工业升级的三种发展路径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县域工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城市群发展中,中心城市作为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中心,主要承载科技创新、核心制造、国际商贸、综合物流枢纽、文化创意等核心功能,对外疏解规模性制造业、零部件及产业配套、区域性物流仓储等非核心功能环节。城市群圈层式产业腾挪,呈现由低端产业向中高端制造业逐步扩散的趋势,是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当前,县域经济已经具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础,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工业升级发展。县域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新城或产业园区为依托,根据资源禀赋优势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对接先进要素资源流动,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同步增长。

二、改造传统产业是县域工业升级的必要阶段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县域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很大一部分县城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国百强县排在前列的县域制造业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地级市。但从整体上来看,相对于中心城市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县域工业的转型升级相对较慢,很多县域工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具备很大的改造提升空间。

在我国制造业逐步迈向中高端产业链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技术趋势,按照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要求,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推动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智能工业提升。

三、培育新兴产业是县域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

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未来产业也正在走上城市经济的历史舞台,以科创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浪潮席卷全国。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下,县域作为城市群和都市圈中的功能节点逐步凸显,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县域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

县域培育新兴产业的案例,如邳州、新昌等。县域经济应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以创新为引领的县域特色经济,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县域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地铁led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