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

行业资讯

城市更新中的专项债:政策导向、支持范围与实施要点

新闻时间:2025-05-17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admin

城市更新中的专项债:政策导向、支持范围与实施要点

专项债券作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融资工具,通过匹配公益性项目与市场化收益机制,有效缓解了城市更新的资金压力。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及实践案例分析:

一、专项债支持的城市更新项目类型

专项债主要投向公益性突出且具备收益潜力的领域,具体包括: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基础类:水电气管网改造、道路硬化、安防设施完善等。完善类:加装电梯、停车位扩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等。提升类:智慧安防系统、历史文化保护性修缮等。
案例:广州荔湾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停车场运营和商业配套收益覆盖专项债本息1.15倍。

棚户区与城中村改造

拆除危旧住房,配建保障性住房,完善基础设施(如排水管网、道路升级)。
案例:重庆渝中区通过专项债支持“两江四岸”治理,惠及9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

修缮历史建筑(如上海张园石库门改造),结合文旅开发提升收益。
案例:上海张园西区改造后开放,专项债资金支持保护性修缮与商业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升级

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等。
案例:北京酒仙桥旧城区改造项目,专项债用于市政道路及管网建设,总融资40.49亿元。

城市公共空间优化

滨水区域整治、公园绿地提升等,强调生态与功能复合化。

二、专项债申报的核心要求

公益性导向

项目需以民生改善、城市功能优化为主,禁止纯商业化开发(如房地产开发)。需与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衔接,确保合规性。

收益自平衡机制

直接收益:停车场收费、商业租金、广告位租赁等。间接收益:土地增值(需与公益性挂钩,如配建保障房)、财政补贴(需纳入预算)。覆盖倍数要求:总收益需覆盖债务本息1.1倍以上,部分案例达1.2-2.7倍。

前期手续完备性

需完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环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拆迁项目必备)等。法律意见书需确认拆迁程序合法性。

三、实施模式与创新

“肥瘦搭配”打包模式

将公益性项目(如道路建设)与经营性项目(如商业开发)捆绑,提升收益能力。
案例:广州荔湾项目通过市政设施与商业配套组合,实现收益平衡。

国企主导与多元融资

地方国企作为实施主体,承接专项债资金并整合配套融资(如政策性贷款)。重庆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首期82亿元),与专项债协同支持项目。

政策工具联动

探索“专项债+REITs”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如将更新后物业资产证券化)。结合TOD(轨道交通导向开发)、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四、风险与注意事项

规避收益虚高

需基于市场调研合理预测收入(如租金定价参考周边同类项目)。

手续合规性

涉及拆迁的项目必须取得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避免程序瑕疵。

期限匹配

专项债期限一般为10-30年,需与项目回报周期匹配(如老旧小区改造多选15年期)。

五、典型案例分析

青岛济南路片区改造

总投资11.6亿元,专项债融资8.5亿元(占比73.3%),收益覆盖倍数1.31倍。收入来源:客房出租、商业租赁等,期限15年,利率3.82%。

重庆渝中区专项债包

2021-2023年发行13个专项债包(总额83.3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及生态治理。利率2.71%-3.3%,期限10-30年,惠及12万户居民。

北京土储专项债

2025年发行462.9亿元专项债,其中116.9亿元用于土地一级整理开发,支持城市更新前期土地储备。

专项债在城市更新中通过“政策合规性+收益平衡+多元模式”实现资金闭环,但其成功依赖精准的项目筛选、严谨的财务测算及合规的流程管理。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市场化收益创新(如碳汇交易)与跨区域联动机制,以扩大资金撬动效应。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