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17-04-26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价值关系
城市设计实践中,无论是专业者对技术方案的设计创作、方案选择、调整,还是管理者的决策将其政策化、对具体建设行为的选择性干预(尤其是城市设计控制的自由裁量行为),都体现为具体价值取向或是由价值范导的。城市设计实践完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价值活动。...
阅读全文2017-04-26 城市设计实践的社会评价
评价就是要揭示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广义的价值判断即为评价。评价表明在主客体之间一定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否能够或已经使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评评价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客观地评价事物,是指表达不依赖...
阅读全文2017-04-26 城市设计实效评价的价值标准
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评价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有许多主观性的特点和表现。评价标准是否是客观的,取决于两个最根本的前提:其一是人的、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其二是客体、现实的本性和规律。 这就是说,决定人们提出应不应该的,...
阅读全文2017-04-26 城市设计社会评价的价值标准
城市设计的实效评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评价,个人评价(个人以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去评价各种现象的价值)无论是何种权威或专家,都不能替代社会评价(尽管在现实中此类情况常常发生)。 社会评价就其区别于个人的狭义评价而,是从一定社会需求的角...
阅读全文2017-04-25 城市设计的社会实践特征
城市设计具有对象性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特征(即客观的物质活动和人有目的的活动),但城市设计实践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生产和改造活动,有自身实践独特的作用特征和特定的表现形式。 尽管建设环境作为城市设计者的实践对象(客体),但它是城市发展各种动力因...
阅读全文2017-04-25 城市设计实践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模式,它由一系列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构成;二是指价值取向模式赖以存在和确立的理论依据和假设。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通常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主要包括意识形态、...
阅读全文2017-04-25 城市设计实践的评价标准
市设计实践的评价标准则是建立在一定理论、意识形态和城市设计理想基础之上的,成为衡量城市设计实践作用理想或不理想的价值标准。评价标准的确立过程就是介值选择的过程,因此也是构成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的重要要素之一。 除却上述城市设计者作为共同体的社...
阅读全文2017-04-25 城市设计实践价值基础的确认
城市设计实践的价值基础不仅仅取决于城市设计者自身的评价和选择,而且存在于人们(社会)对于城市设计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选择。由于客观条件、外部环竟和利益追求不同,每个人对于城市设计实践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于城市设...
阅读全文2017-04-24 谁是城市设计实践的主体
就广义城市设计而言,一种笼统的观点认为城市设计者)是所有那些作出决策从而对城市环境的塑造产生影响的人,他(她)们不仅包括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测量师,还包括开发者、投资者、政府公务员、政治家等等,这些个人和团体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有不同目标、...
阅读全文2017-04-24 城市设计的社会实践性质
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从全球范围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不断演变,对其实践范畴、活动领域、目标、内容与手段,理论界都未有定论。但城市设计作为人们对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有意识物质改造和客观建构活动,是一种有特定具体形式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城...
阅读全文2017-04-24 城市设计社会实践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领域,其实践性表现在:以指导城市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预先协调研究,制订行动纲领并对城市建设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使城市物质环境发展协调和有序。 刘宛( 2000)认为,尽管涵盖了非...
阅读全文2017-04-24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生态城规划必须与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其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需要。要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以城市为单位的碳减排与碳补偿行动,近期着力减少碳排放,远期要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阅读全文2017-04-21 城镇规划指导城市发展
生态与环境承载能力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之一,它的核心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更好地解决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实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2017-04-21 城镇规划可降低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
城镇土地利用模式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影响大,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合理的 城镇规划 和城市空间布局对改善城市环境,降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无序和粗放扩展的现象,要积极倡导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
阅读全文2017-04-21 城镇规划有效的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风景名胜资源的规划管理是 城镇规划 工作的重要内容。 风景名胜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阅读全文